学习频道>> 要闻

以改革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向“智”而行 以“慧”致远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

2024-09-24 16:41:33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4年18期 宋 青我有话说
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具有标注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全新的伟大事业,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来攻坚克难、开创新局,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高瞻远瞩又真抓实干,为进一步以改革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装和科学的行动指南。

  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新质生产力以其创新性、高效性、智能化和绿色环保等特点,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以我所在的江苏为例,智慧农业发展走在前列,但如何将实验室技术广泛落实到田间地头,切实推动智慧要素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当前亟待关注的重大课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指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农业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组合有了质的变革和提升。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能够持续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智慧农业是农业的新质生产力。新时代以来,我国智慧农业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各地特别是东部地区在种养加等领域有不少成功实践。2023年,全国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27.6%,一些发达省份,比如江苏,农业生产信息化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3.6个百分点。但毋庸讳言,总体上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起步较晚,整体水平较低,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亟待关注。

  一、问题和挑战

  从硬件看,我国农业生产仍以机械化为主体,尚未大规模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一些偏远的农业生产区域尚未实现网络覆盖;缺乏先进适用的农业信息化产品装备,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装备的研发和应用还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作为智慧农业“神经末梢”的传感器,大多依赖进口,我国自主研发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一些新机械、新设备成本较高,限制了普及推广。

  从软件看,农业数字化偏重政务信息服务,农业大田种植信息化水平较低;智慧农业软件主要依靠国外开发的各类软件,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难度大、准确性差、效率低;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难以进行有效的数据整合和分析,支撑生产经营和管理决策的有效数据还不够丰富;存在“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缺少具有顶层设计的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

  从投入看,目前智慧农业基础设施主要靠政府推动和投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投入智慧农业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智慧农业基础设施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形成;由于种粮的比较效益不高,承包地流转到期后是否继续经营存在不确定性,影响经营主体对智慧大田建设、智慧农机购置和其他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

  从人才看,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约1.7亿人,其中高素质农民只占10%;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素质总体上难以适应智慧农业发展和基础设施运行管理维护的要求;既懂“三农”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匮乏,智慧农业基础设施相关的研发人才短缺,发展智慧农业所面临的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二、对策和建议

  因地制宜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立足国情,通过强化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理念,深化农业数字化改革,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装备优化生产决策、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我们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认真把握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目标、新举措,坚决扛起责任担当,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顶层设计,坚持技术创新,坚持因地制宜,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农业发展道路。

  1.做好顶层设计。研究编制国家及省级智慧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协调好各相关部门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中的分工与合作。以问题为导向确定发展目标、发展思路、推进办法、保障机制,统筹推进农业农村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数据传输、信息系统接口等智慧农业标准研制。破除“信息孤岛”“数据烟囱”,建立管理统一的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中心,提供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数据共享交换枢纽,促进数据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优化智能装备发展制度环境,提升智能装备研发制造保障能力,推动骨干企业、科研院所等建立共赢的产业协同创新机制。优化调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深入推进实施“优机优补”,将“补上农业机械短板”作为“优”的重要评价标准。优化农业数据质量管理系统,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及数据监督、管理机制,夯实智能装备研发制造数据基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监督,促进良性竞争,打造智能装备技术熟化应用新场景。农业农村部协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加大农机装备性能检测、系统测试等中试验证平台建设力度,分区域、分品种、分地形打造多个作业新场景,为新机具性能检测、鉴定和试验示范提供技术与场地支持。以宜机化为首要目的,推进良种良法良田良制与良机深度融合,形成标准化的机械化作业规范和技术模式,强化支撑加快推进新装备、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在“十五五”规划中把智慧农业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加快农业信息化基础条件建设,重视智慧农业数字安全法规、政策体系的构建,为智能化装备试验应用提供先决条件,鼓励将最新数据安全技术应用于智慧农业数据管理。

  2.推进技术创新。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为参与单元的现代农业科研体系,在智慧农业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成套装备等重点领域进行集中攻坚。大力推进农业传感器技术、农业专用芯片、农业专用机器人等农机智能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力争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立项研制典型经济作物全程智能作业装备、大载荷植保无人机等关键装备,持续开展智能农机装备、农业生产工厂、大田智慧农场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强信息感知、精准作业、自主决策等智慧农业和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拓展智慧农业应用场景优化应用效率。积极打造包括智能装备制造业、云计算、云服务、芯片产业等在内的智慧农业产业生态圈,在强链补链延链中引领推动智慧农业示范产业园建设。创建智能农业信息平台,面向智能化对现有农业业务模式与形态进行创新与完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建立“互联网+”特色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智慧型批发市场等智能农业信息平台,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深度挖掘信息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产学研合作,吸引更多科技人才投入智慧农业技术研发及应用研究。加大对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企业或单位的专项政策支持,加大信息技术、AI技术的应用示范,强化5G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智能装备应用提供强支撑。

  3.加强成果应用。推动农业生产加工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完善智慧农业基础设施。推广智慧种植,积极引进水肥一体化、自动喷滴灌、自动采摘、智能循环式烘干等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和数字化设备,开展工厂化、智能化和标准化生产,推进以粮食为重点的智慧大田种植。扩大智慧畜牧,积极引进通风温控、精准上料、粪污处理等数字化系统和装备,实现畜禽养殖环境智能监控和精准饲喂。支持打造以农机装备为重点的智能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协同发展智慧农业、云农场等,加快无人农业作业试验区建设,实现不同场景精准化、智能化远程控制农业生产管理。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模式,有效降低智慧农业相关技术使用成本。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粮食的产、购、储、加、销深度融合,加快建成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运用遥感监测、信息化管理手段监管耕地质量,常态化开展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监测。建设智慧农业创新应用基地,鼓励农业龙头企业打造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数字化水平高、种植养殖效益高的智慧农场、智慧牧场、智慧渔场。鼓励中小规模经营户在某些关键生产环节运用智慧农业技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后,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推进区域智慧农业发展。

  4.完善投入机制。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投入机制。处于智慧农业发展起步阶段的区域,应重点发挥好政府的规划引导作用,最大限度发挥政府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智慧农业发展,支持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和人才培育。智慧农业发展进入稳定阶段后,政府财政支持职能应逐步弱化和退出,政府着重在市场引导和监管上发挥职能,促进智慧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堵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漏洞,防范不法厂商通过生产劣质农机骗取购置补贴,或多次购置—转售的骗补行为。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以财政补贴或购买服务方式支持农业经营主体降低发展智慧农业的技术成本,提升推广智慧农业的经济可行性。

  5.扩大人才供给。鼓励涉农高校运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改造提升传统农科专业,支持组建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等新农科专业;持续推进职业院校涉农相关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构建乡村振兴实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持续开展农业农村科技青年人才、乡村旅游人才、复合型巾帼人才信息化培训。对接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选拔一批既具备农业科学技术又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的优秀年轻人才到智慧农业发展一线服务。持续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参与数字乡村和智慧农业建设。完善科技镇长团、科技特派员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提升乡村科技特派员服务效能。激励引导农业大专院校、职业学校和农业龙头企业培育高素质农民,探索分层分类、“线上+线下”灵活有效的培育模式。支持订单式、定向委培智慧农业实用人才,探索农机实用人才现代学徒制。鼓励“四乡”人群加入智慧农业产业队伍,激励引导“农二代”“机二代”从事智慧农业相关行业。加强从业人员福利制度保障,完善职业晋升发展通道,推动“定向招生、定制培养、定向就业”,吸引更多人才投身智慧农业,成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

  (作者:全国政协委员,民建苏州市委会副主委,苏州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