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民营企业为国担当为民造福
引领民营企业为国担当为民造福
方光华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民营企业也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成长壮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这将有力提振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增强民营企业家的发展预期,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等重大论断,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提出“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强调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指出“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都必须担负起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这些都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政策指引。
政策环境愈发明确。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出台,其后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建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部际联席会议,在解决跨区域、跨部门难点堵点问题上持续发力。推进减税降费有效降低了民营企业经营成本,2023年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降费近1.7万亿,占全国新增减税降费75.7%。
融资环境愈发畅通。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2023年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3.5%和31.9%。截至2024年5月末,本外币民营经济贷款余额66.4万亿元,较2018年末增长81.6%,新发放的私人控股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05%,较2018年末下降约2%。
创新支持愈发有力。政府加大对民营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据统计,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从2012年的2.8万家增至2022年的35.9万家,占比由62.4%提升至90.9%。累计培育“小巨人”企业1.2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5万家。
法治供给愈发丰富。刑法修正案将民营企业的产权保护与国有企业同等对待,颁布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动修订公司法、反垄断法、专利法、商标法等系列法律法规。修订行政处罚法,明确“首违不罚”“一事不再罚”。包容审慎的法律实施越来越普遍,治病救人的法律关怀越来越实在。
2012年到2024年,民营企业数量从1085万户增加到5500万户,增长近4.1倍,总量占比从79.4%提高到96.4%,贡献税收由48%增长到近60%,吸纳城镇就业占比达86.1%。个体工商户从4000多万户增至1.2亿户。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500强整体规模持续增长,入围门槛达到275.78亿元,是2012年的3.5倍。入围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由6家增至36家。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得益于全面深化改革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创造了机遇、提供了空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民营企业关切的社会定位、政策取向、法治保障等给出明确指导意见,精准回应社会重大关切和民营企业诉求期盼,帮助民营企业在方向上解惑、发展上解忧、环境上解压。首先,全会宣示了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导向,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鲜明立场。其次,指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问题是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第三,指出解决这三大突出矛盾的努力方向。从保证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竞争、平等享受法律保护等方面作出了规范。第四,指出要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释放出将为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法治保障的强烈信号。第五,指出要健全促进“两个健康”的工作机制。
当下,要以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引领民营企业为国担当,为民造福。
不断增进民营经济人士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共识。要以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企业把自身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会议精神,了解国家的改革方向和政策导向,引导民营企业坚定发展信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推动民营企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要深刻理解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践行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
推动民营经济法治建设。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推进民营经济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推进民营企业家守法诚信教育与法商素养提升,引导民营企业家学法守法遵法用法,推进企业合规建设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强化民企内部腐败治理,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的典范。
树立民营企业良好社会形象。抓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调研监测,推动民营企业建立员工命运共同体,落实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引导民营企业主动投身国家重大战略,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民营企业进边疆”等行动。加强舆论引导,推广宣介民营企业优秀经验做法,培塑宣传民营企业家先进典型事迹,更好发挥民营企业在促进民生改善、兴边富民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