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委员履职平台建在界别群众身边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政协积极探索政协履职平台向基层延伸、向群众延伸的方法路径,本着“哪里离界别群众最近,哪里便于委员履职尽责,就在哪里建设委员履职平台”的原则,搭建了8个委员会客室、14个三级政协委员联络小组履职平台,有效延伸了政协工作“手臂”,拓展了委员履职“触角”,受到了界别群众和政协委员的普遍欢迎。近日,原州区政协主席马仲尧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原州区政协“8+14”履职平台的工作模式。
马仲尧: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意见》精神及区市政协的要求,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破题,积极搭建贴近界别群众、便于委员履职的“8+14”政协履职平台,初步形成了“明确四新目标、规范六个标准、聚焦八个环节、健全三项机制”的“4683”原州模式,为委员学习交流、联系群众、反映民意、协商议政建好阵地、提供服务。
在目标定位上,我们积极探索富有时代特征、政协特点、原州特色的基层协商新路子,按照学习交流新载体、联系群众新纽带、协商民主新路径、团结联谊新平台的“四新目标”,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进一步拓宽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的“半径”,拉长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的“周长”,使履职平台真正成为“委员之家”“群众所盼”。
在平台建设上,切实加强各履职平台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规范有组织、有阵地、有标识、有制度、有活动、有成效“六个标准”,统一设计悬挂凸显政协特色的履职平台“logo”标识,使阵地布设更加规范、标识更加醒目、影响更加深远。
在工作运行上,聚焦精准选议题、深入搞调研、精心定人选、同心强引领、协商聚众智、梳理出成果、跟踪促落实、总结抓提升“八个环节”,活动开展环环相扣,节节相衔,使流程更加清晰、协商更加高效、成效更可持续。
在机制保障上,为更好统筹资源、推动执行、强化落实,健全专班式推进、制度化落实、清单制管理“三项机制”,夯实责任、规范履职、强化考评,确保各履职平台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运行。
记者:原州区政协“8+14”履职平台的工作成效如何?
马仲尧:履职平台建立以来,我们不断拓宽基层协商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请进来”会客和“走出去”调研的方式,积极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进社区、进村组活动,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区市党委、原州区决策部署,为现代化原州建设汇聚了更多的同心者、同行者。结合政协界别优势、行业领域特点及辖区服务治理,依托委员履职平台,组织政协委员、界别群众、党政领导、有关部门同志开展委员大讲堂、委员读书、有事好商量、志愿服务、调研协商等活动,按群众所需、尽委员所能,在扶弱济困、助学就业、科普培训等方面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民生实事落实、基层矛盾预防和调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广大委员和界别群众的普遍欢迎。
另外,目前已在所辖11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全部设立三级政协委员联络小组,按照“六有”标准落实和推进各项工作,积极探索三级政协委员“有事好商量”的协同调研、联动协商、分级处置机制,鼓励委员就近接待走访群众、调查研究,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宣传政策、法治教育,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切实提升协商效能。
记者:原州区政协下一步如何推进履职平台建设?
马仲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是委员履职平台的生命力,也是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的源头活水。我们将在区市政协的指导下,精准把握委员履职平台的政治定位,牢固树立“为民协商”服务宗旨,注重突出政治性、统战性和特色性,不断创新优化协商机制,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打通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把人民政协的履职触角延伸到基层,把履职基础根植在基层,努力把委员履职平台打造为学习交流的好平台、民生共事的大家庭、社情民意的反映点、服务群众的联系站。(范文杰)